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它主要是應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帳、算帳、報帳,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腦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會計電算化已發(fā)展成為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新型科學和實用技術
會計電算化是什么?會計電算化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它主要是應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帳、算帳、報帳,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腦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會計電算化已發(fā)展成為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科學為一體的新型科學和實用技術
會計電算化發(fā)展概況
(一)國外會計電算化發(fā)展情況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在1946年誕生于美國。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第一次用計算機計算職工的薪金,標志著會計電算化這門學科的產生。
價格高、復雜--人數少、范圍小。但減強度、提效率,發(fā)展前景廣闊。
70年代以后,計算機的軟、硬件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尤其是微型機的出現,會計電算化也迅速地發(fā)展起來。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于1987年10月在日本東京召開了第十三屆《世界會計師大會》中心議題是會計電算化。
1.美國
應用軟件有1000多家,按范圍分盈利單位和非盈利單位(企業(yè)和事業(yè))
特點--商品化 注意定點開發(fā)
2.日本會計軟件的發(fā)展情況
特點--家族 引進 網絡 兼容差
(二)我國會計軟件的發(fā)展情況---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緩慢發(fā)展階段
我國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于1957年,.....70年代,我國開始會計電算化的探索。1983年開始大量引進PC機,為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特點--理論與實踐的準備工作
緩慢原因
A 會計電算化專業(yè)人員奇缺
B 設備缺乏
C 各級領導重視不夠
第二階段 自發(fā)發(fā)展階段
1983年國務院成立了一個會計電算化領導小組,到下半年就掀起了應用和開發(fā)熱潮。
特點-- A 應用計算機的經驗不足
B 理論準備和人才培訓不夠
C 組織管理工作落后
結果盲目的低水平重復開發(fā),浪費了許多人、財、物力,1987年以前,我國會計電算化軟件處于各自為戰(zhàn),閉門造車的局面。一家一戶,投資大,周期長,遍地開花,結果很少。
第三階段 有組織、有計劃的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
財政部于1987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次調查的結論是必須商品化服務要社會化。
1989年12月財政部頒布的《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guī)定》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會計電算化的行政法規(guī)。
會計軟件必須由省級以上的財政部門審核驗證才能使用。
(三) 會計電算化發(fā)展趨勢
普及面將更廣、管理更加規(guī)范、通用軟件更實用、開發(fā)水平更高、軟件標準更成熟。
計算機在我國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時間短,發(fā)展快。財政部頒布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1994年6月30日)、《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guī)范》(1994年6月30日)、《會計電算化工作規(guī)范》(1996年6月10日),使會計電算化進一步向法制化、通用化和標準化方向發(fā)展。隨著計算機硬件的發(fā)展和市場的引導,會計軟件水平也迅速得到提高。在會計業(yè)務主管部門的努力下,會計電算化正逐步地向有組織、有計劃的方向發(fā)展
上面就是會計電算化是什么的一些解釋了,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關注我們的“會計教練”上一篇:在建工程轉固定資產需要什么條件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